2)第481章 新希望_聊斋好莱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演技效果。

  ——毕竟,某种程度上,演员们可以说是“亲眼看到”那些非现实景象了。

  这样表演自然会容易很多。

  当然,有些演员可能也会怀疑,为什么想象的情景能看起来那么逼真。

  但是,在夏洛特的控制下,这种法术带来的幻象,并不是连续不断出现的。

  即使演员们再怎么想,最后也只能归咎于导演先生讲戏的感染力太强大,大家都被影响了而已。

  总之,借助这种脱胎于幻术,被夏洛特称为“法术AR”的新法术,《木乃伊》后续的拍摄进度又提高了不少。

  甚至于,用熟练了后,夏洛特觉得,“法术AR”也许在他拍摄电影时,能够有更多的用途——

  别的不说,起码引导演员的想象力,让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表演这个方面,“法术AR”就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更不要说在拍摄特效镜头,进行绿幕拍摄的时候了。

  有效运用“法术AR”,完全能够把演员的表演和后期的电脑特效完美的结合起来。

  ——夏洛特觉得,对自己来说,“法术AR”真的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法术。

  当然,除了绿幕摄影时演员因为想象力不足,表演不太真实这点外,《木乃伊》的拍摄,也不是没有遇到其他技术难题。

  最典型的问题,依旧出在同为电脑特效技术的动作捕捉方面——

  在用动作捕捉技术来制作大祭司伊莫顿变为人形前,依旧是木乃伊的形态时,幽灵党工作室的技术人员遇到了一个难题。

  ——他们没有办法精准制捕捉到演员的表情。

  这导致电脑特效制作出来的木乃伊,动作还算流畅,面部表情却非常僵硬。

  当然,这也不是《木乃伊》剧组独有的问题。

  实际上,这个时代的动作捕捉技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面部细微表情的捕捉,一直是个难题。

  即使是2004年上映的动画电影《极地特快》,依旧如此。

  要知道,那部大量运用了动作捕捉技术的动画,可是由好莱坞大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导演,奥斯卡双料影帝汤姆·汉克斯主演的。

  在那部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中,烧了不少的钱,可依旧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那现在《木乃伊》剧组的技术人员又怎么可能不被这个问题难住呢?

  即使负责动作捕捉的技术组专门请饰演大祭司伊莫顿的演员阿诺德·沃斯洛反复进行了不下20次面部表情的捕捉,结果依旧差轻人意。

  好在,这个时候,发现问题的夏洛特及时出手了——

  因为穿越之前就很推崇卡梅隆大神的缘故,夏洛特关注过很多有关《泰坦尼克号》与《阿凡达》的信息。

  他知道,在大量使用了动作捕捉技术的《阿凡达》拍摄的过程中,也遇到过类似的演员面部表情难以捕捉的问题。

  而《阿凡达》剧组则攻克了这个技术难题。

  方法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他们专门给演员制作了建议的头盔,头盔上部伸出支架,专门悬挂一个微型摄像机,用于拍摄和捕捉演员的面部表情。

  ——这也就是这项技术普及后,以后好莱坞大片的片花中,一些进行动作捕捉的演员,总会穿着满身绿衣服,头上还戴着有奇怪支架的帽子的原因。

  ——那个帽子就是为了捕捉演员的面部表情,顺带收集演员的声音。

  请收藏:https://m.exs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