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6章_女皇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一抹奸笑。

  神龙三年春,豫州、越州、并州等地初现旱相,民间就出现了一些不利女皇的流言。

  而与此同时,上皇李治旧疾复发,目不能视物,女皇闻报,心急如焚,连夜赶赴终南山行宫,只留张文瓘、长孙诠、裴炎等留守神都。

  是月,又传来越国太妃燕氏病故之噩耗。

  女皇闻之,甚为悲痛,命以贵妃礼厚葬燕太妃于昭陵,并召其子越王李贞、孙琅琊王李冲扶灵柩入京。

  燕太妃生前与女皇交好,死后尤荣,惠及子孙,本是众人意料中的事,可女皇接下来的一道诏命就让李唐宗室诸人犯嘀咕了。

  就在召越王父子进京的诏命之后,女皇又发了一道诏命,命国中所有藩王都带着世子进京……

  这不节不庆的,忽然召人进京,总不可能是为了让他们参加燕太妃的葬礼吧?

  接着,太尉、韩王李元嘉秘密发出的一封示警信,让诸藩的恐惧达到了顶点。

  ======================最后的造反分割线================================

  “内人病渐重,恐须早疗,若至今冬,恐成痼疾,宜早下手,仍速相报。”

  越王李贞皱着眉头,反复念叨着短笺上的内容。

  其长子李冲端坐在一旁,也是一脸凝重。

  见自家夫君踟蹰不已,李贞的王妃长孙氏忽然开口道:“大王,依妾之见,十一叔的意思莫不是……那位……”她说着指了指洛阳方向,“要对宗室下手了?”

  “噤声!”李贞闻言,脸色剧变,急忙打断长孙氏的话,下意识地向外间查看是否有下人听到长孙氏的话。

  李冲见状便道:“阿爹勿忧,儿进来之前已经将众人都屏退了……”他显然十分赞同他母亲的话,于是又道:“阿娘所虑极是,韩王德高望重,断不会无的放矢……那位想要除之而后快久矣……”

  李贞闻言,也没有反驳,只是叹了一口气摇摇头。

  真要说起来,其实在天皇在位的时候,李唐宗亲的日子过得也不怎么样。

  先是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当政,弄死了好几个对帝位有威胁的王爷和公主,连江夏王李道宗和名将薛万彻都惨遭毒手。

  之后,武氏兴起,又是一批宗室元老被明升暗降。

  去实权,撤私兵,削封地……

  无一不是战战兢兢!

  直到郑王李元礼为三公,李唐宗室旁支就再无人身居要职了。

  如今,郑王已逝,宗室之中仅剩韩王李元嘉最长,其身上虽有太尉之职,却不过是个荣誉虚衔罢了!

  更何况,这太尉一职,还是武氏登基为帝所封的,恐怕他这十一叔深感屈辱吧!

  想当年,韩王李元嘉可是不逊色于太宗和隐太子的风云人物。其母是宇文士及之妹,深受太祖宠爱,几乎成了继后。而李元嘉早年就号称神童,相传可以同时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目数群羊,口诵经史,兼成四十字诗,而且足书五言绝句,六件事一起完成。

  这么多年来,李元嘉一直低调做人,沉迷于书画之中,想不到这次居然也坐不住了,难道那一位真的要对宗室下手了不成?

  “武皇素来与太妃亲厚,又颇为眷顾我等……”李贞的踟蹰在于他的母亲燕德妃。

  虽然同为太宗皇帝的儿子,他却是除了登基为帝的上皇之外,活得最好的一个,这其中的缘故不用说都是因为他母亲燕氏与如今皇位上那位有姻亲关系。

  而身为李氏皇子,他有不得不承认韩王李元嘉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别说武皇想要铲除宗室,就是那位被人们称颂为千古仁君的上皇陛下,恐怕对他们这些掌有实权的藩王们也是虎视眈眈呐!

  而今,上皇病危,武皇却忽然诏命众藩进京,实在蹊跷啊!

  到底要不要先下手为强呢?

  作者有话要说:完结倒计时……

  请收藏:https://m.exs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