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1章 想象很酷炫,实际在搬砖_攀科技真的好难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薛皓远斟酌片刻,语气比较谨慎:

  “按照这份文件上的参数来做的话,难度不小。”

  齐成朔有点意外,按照他们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分析得出结论,难度应该不大才对:

  “哦?你认为难点在哪儿?”

  薛皓远看向陆羽,见陆羽点头,他才回答齐成朔:

  “我们团队研发的仿生机器人,实际能做到的动作,仅限于视频中展示的那些,没有外界猜测的那么厉害和全面,并不能满足文件中所有的条件。”

  “虽然文件上要求的这种外骨骼,从技术上来看,比完整仿生机器人简单许多,不涉及环境感知、复杂综合信息判断等等。”

  “但对人体动作的捕捉和预测、对人体神经反应的感应,要求更高,对获得使用者动作信息的处理,要求也更高更快,否则实用起来还是会出现迟滞感,可用性大为降低。”

  “而我们团队目前专注的是机器人整体控制,研发的是普通家用型机器人,擅长机器人对环境的感知,对人体动作捕捉和神经反应感应,几乎没有什么研究。”

  “如果真要做这种外骨骼,相当于要重新研发设计另外一套感应系统和控制系统,和现在仿生机器人身上的感应系统、控制系统完全不一样。”

  “而且是给你们用的,还要考虑量产问题,很多实验室级的尖端感应器不适合,换成普通商用感应器的话,精准度又会大大降低,我也不敢具体说究竟能做到哪种程度。”

  ……

  齐成朔若有所思的点头,他知道薛皓远说的是实情,外骨骼和机器人,看似差不多,实际上需要用到的感应器和感应系统,却是大不相同。

  机器人更侧重于对内部各个零部件、对周围环境的感应,从而让人工智能感知环境,控制机器人行动。

  外骨骼则是侧重于对人体动作的捕捉和预判,从而通过智能程序辅助使用者做出某些动作,达到省力等目的。

  薛皓远犹豫片刻:“我记得你们好像已经量产过类似的外骨骼了吧?”

  齐成朔看向薛皓远:“嗯,是量产过,现在也有相关项目在进行研究,但都不如人意。”

  薛皓远结合自己的认知分析到:“除了续航,主要是感应系统和控制程度的问题?”

  齐成朔笑笑:“没错,你们陆总刚好最擅长这个。”

  薛皓远点点头,没说话,和齐成朔一起看向陆羽。

  陆羽自然明白他们的意思:“感应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没问题,和机器人控制系统差不了多少。”

  薛皓远想了想:“那我可以试试,不过能不能满足文件上的参数,我也不敢保证。”

  ……

  齐成朔带着人走了,走之前,和陆羽很默契的没有谈外骨骼订单的其他问题。

  没做出来之前,谈了也是空谈,连基本成本造价都不清楚,还有啥可谈的?

  陆羽和齐

  请收藏:https://m.exs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