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9 格杀勿论_新军阀190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在心理上,他们的安全系数已经足够让他们吃香睡稳,不虞有啥忧虑了。

  1922年六月中旬,因为俄国内战事情而久拖不决的华盛顿会议终于落幕。虽然尼古拉二世极为不情愿,但在组织几次大的都遭受挫折后,他不得不接受暂时停战的协议。而苏联红军在接连的打击下,元气大伤,内部分歧加剧。在一次武装政权颠覆后,少数派孟什维克占据社会工党的多数派,掌握苏联红军的统治权,并宣布布尔什维克为非法组织,大肆抓捕布尔什维克党员。

  孟什维克之所以这么做不是没有来由的,二派纷争由来已久,在布尔什维克武装夺取政权后,他们在政府中仅仅占据微弱的优势。后来在俄国内战中逐渐有统一全国之势。内部的激进派开始大肆排斥孟什维克,许多孟什维克分子被迫移民国外。

  谁知道峰回路转,各国干涉军突然加大干涉力度,并联合出兵。尤其是从远东赶来的十几万精锐军队,成为倾斜天平的一块砝码,让胜利发生逆转倾斜。更加让布尔什维克走入绝境的是,一直躲避在国外的尼古拉二世重新回国并宣布登基,同时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红军为*武装,为叛乱的军队。这不仅对布尔什维克的威信造成极大的打击,也对以工农为主的红军队伍士气,。带来毁灭性的重创。

  在内忧外患之下,孟什维克趁机突起,并模仿布尔什维克的方法,利用武装暴动的方法,夺取了布尔什维克的政权。在争取政权后,孟什维克迅速派出代表,表示愿意接受各国的调停。英法等国大为高兴,不仅宣布承认孟什维克的合法性,还支持他们派出代表,参加华盛顿会议。

  分裂的俄国符合中国的利益,同样也符合英法等国的利益。而作为调停功臣,他们更能分得大量的利益。尼古拉二世虽然看的非常明白,但在组织几次无果,又得不到干涉军的支援,他也只能暂时选取妥协。

  所以在华盛顿会议的成果清单上就多了一条俄国内战和解协议。协议主要是划定红白双方的势力范围。尼古拉二世最终还是没能返回莫斯科,红军以斯摩棱斯克,图拉,梁赞,沿奥卡河到卡马河,并以乌拉尔山为界,几乎占据俄国西北大片土地。而尼古拉二世的新俄政府则拥有余下的土地,土地面积倒比红军的占领地区大上不少,但大片的西伯利亚皆为蛮荒土地,意义不是很大。

  按照尼古拉当初与华飞的秘密协议,如果他顺利回国并重新登基,远东的大片土地,将不再属于俄国。虽说当初尼古拉二世签订这份实属无奈,但在他内心,他对这份秘密协议的履行也并不在意。俄国历来是个缺乏诚信的国家,有人称之为叛徒的国家,如果你把他当成可靠

  请收藏:https://m.exs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