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一章 形势变化_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部纷争,又可以在时机成熟的时候独立,让缅甸成为一个国家,独立的国家。因为缅甸本来就是一个国家,后来被英国殖民,这里也有很多华人,有了远征军常驻以后,这里完全可以成为第二个华人国家。甚至,雷霆也想自己将来或许可以帮助李宗人,在这里发展起来,包括军事方面都可以做到很强,进一步再向南洋挺进,把日本人赶出新加坡等地,控制这些地区后,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这样也能够远离华夏国内的争斗,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李宗人陪着笑道:“委员长真是太体恤我们这样下属了,我想我们这次一定可以打败日军,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雷霆的空一师将随时准备把日军再炸个稀巴烂!”

  委员长把目光投向了雷霆,雷霆只得点了点头道:“委员长请放心吧,这次我们一定会为地面部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援,并且我们空一师是防止日军从海上撤退的最重要力量!我们不会德国空军一样,在敦克尔刻放走数十万英法联军。我们会把日本人的后路切断,让缅甸日军彻底被消灭!”

  的确,这次闪电作战行动,日军如果打不过华夏远征军,他们是完全有能力从海上撤退的,毕竟缅甸南部靠海,而且制海权又都在日军手上,日军有大量的舰艇可以从海上接应,如果没有空一师的话,日军就算是败了,也可以很从容地从海上撤退。这一点从1940年英法联军从法国的敦克尔刻大撤退中就可以看出。

  1940年5月10日起,希特勒指挥德国军队绕过“马其诺防线”,进攻拥有300万军队的比利时、荷兰、法国和卢森堡。德军指挥官采用创新战法,令对手措手不及,制服了在人数上占优的盟军。德国装甲部队横扫法国北部,将英法联军切成两段,并把数十万盟军逼困在法国北部敦刻尔克一隅。

  5月26日到6月4日之间,近34万英法军队从敦刻尔克搭船穿越英吉利海峡,撤退到英国本土,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该事件甚至被一些人称为“20世纪历史的转折点”。而英国民间力量组织各色船只奔赴救援的努力,也被誉为“敦刻尔克精神”。德国突击部队高速不间断地进攻,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跟不上,有的坦克师只剩下不到40辆坦克还可以开动。特别是南线法军向德军侧翼,尤其是向色当,梅斯方向的反击力度越来越来强,给德军造成很大的威胁。本来希特勒寄希望于可以一鼓作气地攻进港口把盟军撵下大海。可是在敦刻尔克外围没能突破法军的防御而陷在的沙地里。所以希特勒在很多将领的再三强烈要求下斟酌再三终于下令停止进攻。其实下令让空军接手不仅是给老朋友戈林和空军一个面子,搞一下军种平衡,而且可以骚扰延缓盟军从海上撤离的进度,希特勒压根也没指望可以仅靠空军就能把这三十多万盟军给收拾了。只是他和整个德军统帅部都没有想到英国的动员能力如此之强,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就把33万人接运出去,也过于轻视了在敦刻尔克外围防御掩护的8万法军的抵抗是如此强烈。

  当德国军队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5月24日德军却接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希特勒的这一命令使德军坦克部队的将领们大惑不解,古德里安更是仰天长叹。敦刻尔克唾手可得,却被命令停止前进!而德军空军却在进攻。德国空军司令戈林保证空军可以担当消灭包围圈中联军的任务。

  事实上单单靠空军显然不能消灭几十万英法联军,空军可以阻止联军下海,只要保持不间断的轰炸,然后地面部队再加强进攻,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exs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