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7章 有进展了 一更_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房子不好找,苏喆底下的管事办事还是挺利索的,给介绍了好几套大宅子,但许怀义去看过后,总是不满意。不是位置不合适,就是院子设计相不中,反正,没那种想立刻掏钱的冲动。

  这一拖拉,就进了腊月。

  登州的战况也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谁敢信啊,堂堂两万正规军,对阵四万左右的乱民,竟然折腾了一个多月,来来回回打了七八场,才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消息传回京城时,一场鹅毛大雪正纷纷扬扬的挥洒在天地间,从早下到晚,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已经能没过鞋面去,若夜里还不停,恐有雪灾之险。

  百姓们忧心忡忡,朝廷上也为此伤脑筋,北边的战事还没停,登州也在打仗,灾民们的救济一直没敢停下,就怕再激起民乱,内忧外患,处处需要粮食钱物,可国库是真的空虚,再有雪灾,拿啥去安抚?

  这时候,登州胜利在望的消息传回,不管是朝堂还是百姓,都没太大的欢喜,甚至,建兴帝在大朝会还大发雷霆,原因无他,随着乱民的溃败,登州府为什么会爆发民乱,也随之掩藏不住,当真相暴露于人前,得知登州府衙上下,一众官员竟把赈灾的银两和粮食贪了个九成,拿出去的一成,掺杂着沙子、麸子、干草去糊弄灾民时,百姓们都愤怒了。

  自古治贪,屡禁不止,上面拨下来的钱物,哪个衙门过一遍手,都得截留一点,这简直就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了,平时也都睁只眼闭只眼,但像登州这样,贪婪的如此丧心病狂,完全不顾灾民死活的,还是头一回。

  而且,他们不但贪,还狠,为了减少粮食的消耗,暗地里悄悄处置了不少灾民,这才最终逼的灾民忍无可忍、暴乱抵抗,只为挣一条活路。

  真相大白,天下哗然。

  朝堂之上,市井之间,提及此事,皆是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刻把登州上下的官员押解进京,该砍的砍,该关的关,菜市口不人头滚滚,简直难消人们这口恨意。

  精武学院里,也不禁止学生们讨论朝政,这还是太祖皇帝开国建朝时,立下的规矩,甚至他还曾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针砭时弊,为朝廷提供治国治民的良策,一经选用,可以跳过科举,直接派官,这诱惑不可谓不大。

  许怀义居住的寝室里,晚饭后,相熟的几个也都围拢在他这儿烤火喝茶,连苏喆都从另一个院子,冒着风雪凑了过来,只少了乔怀谨,他最近时常请假,等闲见不得人影儿。

  赵三友从炭火里,扒拉出个栗子来,忍着烫,一边剥一边问,“乔公子还没忙完呢?登州的民乱眼瞅着都平叛了,青州的事儿……还没个定论?”

  王秋生意味深长的道,“青州的事儿,或许比咱们想的要复杂。”

  赵三友没反应过来,随口道,“哪里复杂了?不是没闹起乱子了吗?听说,乔知府还带头捐粮捐物,呼吁着城里的那些富户,积极安置没去逃荒的灾民呢,附近州府,有听到这等好消息的,都开始往青州跑了……”

  王秋生屈指敲敲桌子,“登州的官员上下沆瀣一气,逼的灾民暴乱,你觉得青州的官员就不贪了?”

  赵三友轻嗤了声,“哪里的官员不贪?真要计较,计较的过来吗?”

  王秋生提醒,“平时是不计较,但现在,有登州民乱在前,不光青州,其他几个受灾严重的州府,都要彻查一遍,不然朝廷只派平叛大军就行了,何必把锦衣卫和户部的人都给送去?还有巡检御史,这阵仗,就知道不是走个过场了。”

  “朝廷动真格的啊?”

  “能不动真格的嘛,死了那么灾民,总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们懂,朝廷的人自然也懂,就算心里不把百姓当人看,明面上也得摆出姿态来。

  请收藏:https://m.exs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