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4章 教我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4章教我

  鹯阴城塞前,旱平川。

  一座不大的军帐很突兀的依着大河畔而落,数十披坚执锐的士卒拱卫周边。

  这是汉军为了接见河西豪右使者而设的。

  张苞为了防止逆魏细作伪装成使者前来探知城塞虚实,明令禁止任何人不得渡河,违者将当成奸细诛之。且在大河对岸,设了一小渡口,护远赴乌亭逆水河谷的姜维部来往;也顺势代收那些使者的书信归来。

  许多信使亦因此推测出,大汉乃是打算将金城郡攻下,挟尽灭魏国在凉州兵马之威,再细谈如何处置河西之事,便陆陆续续离去。

  不过,有些并非首鼠两端之人,仍旧在等候着。

  其一便是敦煌太守张就的信使。

  张就,便是故西域戊己校尉张恭之子,西海(张掖居延属国)太守张华的从子。

  张家崛起于建安年间河西大扰的为国平叛,父子三人皆有学行、备受士庶所爱,在凉州的威信并不亚于庞淯等人。

  亦是说,张家不是那种唯利是图、苟利家门的人。

  且在魏国“边人治边”政策下,张家以一门两太守成为河西走廊最强大的势力,堪称恩宠甚隆。

  如今他竟遣使者来,对郑璞与诸葛乔二人而言,不吝于喜从天降。

  若是张家愿意被大汉招降了,那么,河西走廊各郡的抵御之心将迎来冰消雪融。

  毕竟,敦煌与西海二郡分别落在河西最西最北,届时张家可与汉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让酒泉、张掖以及武威郡都无险可守。

  不过,现实并不如人意。

  当将使者迎入军帐、分主宾入座寒暄片刻后,那使者便奉上了丞相诸葛亮亲笔所书的招降信。

  曰:“贵军丞相之诚,我家太守感铭五内,本该易帜共匡汉室。然自献帝时河西大扰以来,雒阳庙堂便待敦煌张家甚厚,若不战而降,宗族亲近皆以我家太守乃反复之人,郡内士庶亦不再倾心矣!是故,今日我之所来,乃为作谢贵军器异敦煌张家也。”

  言至此,他不等郑诸葛二人出声,便离席作了揖,又继续说道。

  “然而,我家太守亦知,以河西数郡之兵抗贵军兵锋,乃是螳臂当车、令郡内士庶徒增孤儿寡母耳。为此,我家太守自得贵军丞相之书以来,便夙夜愁思。若降,张家辜负守土之责,难立足世间;若不降,士庶生灵涂炭,亦是罔顾仁义,难取舍也!不知贵军可有两全之策否?还请不吝教我。”

  呃

  郑璞听罢,心中便有数了。

  原来是敦煌张家对重归大汉并不抗拒,只不过是迫于世俗忠义难作取舍。

  不过,这也很好理解。

  魏国待张家虽厚,但如今将兵马尽数蜷缩在金城郡,对河西走廊已然是弃之。

  且曹丕代汉并没多长时间,河西士庶对被弃必然且哀且恚,张就即使有心报魏国厚恩,也难得将士死力影从

  请收藏:https://m.exs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