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章 第43章_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托孤的股肱老臣出面指点。

  卓思衡听完很想笑,但还是忍住了。

  旁人一定觉得皇帝多高风亮节啊!可佟师沛讲过,三年前那段时间刚巧是好些景宗的心腹老臣都换的换撤的撤,高永清状元及第深受器重朝野十分动荡的时期,要是给这位重量级选手也同样旧臣处理,皇上必然怕落下他面热心冷酷待旧臣的口实——并不为面子,而是担心此等非议掣肘,办不成他最想办得事情。不如养起来就当给自己买一份“君臣之道,融洽雍睦”的保险,反正现在管事的吏部侍郎于堪于大人是皇上自己拔擢的心腹。

  因为有共同的洞悉和秘密,曾大人在卓思衡面前说话松弛许多,仿佛无意间回忆起来缓缓道:“当时陛下为挽留郑相所写的手谕里还用了《韩非子》中‘一手独拍,虽疾无声’的典故。”

  曾大人这话听着就够阴阳怪气,文科生说话真是最会拐着弯损人。

  不对,卓思衡想,我眼下也是文科生了,我也可以。

  “陛下学有所用,三年间学问大有进益,不只会写,已经会用了。”

  他语气真诚的就好像真的在盛赞一般,曾大人都被卓思衡表情态度语气和言辞本身内容的南辕北辙所震撼,盯着他眼珠都不转了。

  卓思衡赶紧补充:“可见大人您的经筵没有白教。”

  曾玄度没料到自己混迹官场如此多年还能露出这种油然而生的笑容,也不知是得意自己眼光好发现如此大巧不工的明珠璞玉,还是真的会心一笑。然后他就又板起脸,用手里厚厚的硬封叠折敲在卓思衡脑壳上。

  “御前侍诏,切勿言语不慎。”

  他板着脸说着教训的话,可语气里没有丝毫责备。

  卓思衡乖巧站立一旁,好像什么都没说过。

  当天皇上就亲自拜访郑相府邸,好一番君臣叙旧,内容旁人无从得知,只是皇上回宫后下了一道圣旨:此事依照郑相上书去办,唐令熙确有为臣不密之失,着调令回京,暂去知州之职,而后再议何任。高永清虽是直言敢谏,却无法自证没有挟私报复的可能性,加之刻意把奏章写得耸人听闻,此非御史秉正之道,革去督查院职务,降为八品县尉,贬至威州。

  有些事,皇帝想较真就是大事,不想较真便可以大事化小。

  只要人人乐得这样结果,没人再闹。

  更何况皇帝也不是没有收获,找到唐家这一窝虾兵背后真正的蟹将,皇帝稳赚不赔。

  只是可惜了高永清。

  卓思衡又一次亲眼见证并领教了皇帝的手腕。

  此番朝中大议虽也是极大风波,但对皇上而言有三利而无一弊:

  第一,引蛇出洞,倒易表里。想当年唐家凭借襄助景宗逐渐壮大势力站稳脚跟,如今已是盘根错节固居朝堂,皇上不可能未有察觉,他与高永清联手,将朝野内最大的士族

  请收藏:https://m.exs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