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章 第40章_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章前贤后生(三)

  折回再见皇帝,他的表情和最后散议时的宽惠悲悯宛若两人,一双眼眸古井无波,低着头专注地以笔蘸墨,卓思衡行礼参见后皇上一言不发,只点过头让他起身。

  书案摆满奏章,皇上握着朱批的笔许久,最后也没落下。

  卓思衡也没说话。

  看得出皇上心烦,但他却心思清明异常冷静,甚至已经猜到皇上会如何开口。

  “卓思衡,我听人说你昨天去了高永清府上吃了闭门羹?”皇上面色沉静,不像质问倒像是好奇。

  不出卓思衡所料。

  “是。臣去拜见高伯父,然而仓促得知伯父已于五年前过世。”

  “你父亲和高本固是同榜,更是好友至交,遭遇也都艰难,只是如今高永清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去。”皇上叹口气后,低头笑了笑,“他不念少年故交情谊是他不好,你别放在心上,他就是这么个脾气,犯起耿直狷介的劲头连朕都是顶撞不误的。”

  看来高永清把什么都告诉皇上,卓思衡心里有了底,恭敬严正道:“臣父教导,患难之交不可泯,但若为国事,身亦可抛,无所顾忌。臣能理解高永清,也钦佩他,必然不会放在心上。若是臣父健在,也会欣慰故交之子有此孤臣之心。”

  “不是孤臣也不敢上这样的书,你能抛开面子看待此事,也是公明允德之臣。”

  皇上的高帽子从来不是白架的,卓思衡猜到后面的问题了。

  “方才两方所言你已都听见了,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卓思衡缓缓行礼道:“臣在陛下左右侍诏一年有余,资政尚浅,但也曾耳濡目染日见陛下处事。但凡地方上奏弹劾,陛下必多番垂询其余当地官吏,多方求证,若是大案,陛下则钦点督察院官吏前往地方督办。所以臣想此事牵扯甚广,许多证据均在地方,当实地取证,方能验听参详。”

  他要是只凭借自己目前所知的信息下论断,实在有失公允,帮唐家感觉像在借机向士族权贵示好,又好像报复高永清的闭门不见;帮高永清则更像暗中早有勾连刻意作戏,倒给永清贤弟添麻烦。不如做最正直的回应,本来这种大事就是要启动专项调查的。

  看着皇上如雪后初霁的神情,卓思衡也明白他在朝上就想好的答案不偏不倚刚刚好,再联系方才曾大人的言语,他心中微动,心想这不就是曾大人说得“该向圣上学习”?他言语之间的论据出自对皇上日常政治行为的观察总结,原来曾大人的意思就是让他拿皇上做例子来回复皇上。

  皇上饮茶几口,语气也松弛下来:“的确,兹事体大,还是要再查访后方能定夺。巡检的人选朕再斟酌,不过有个事情却是该要你去做的。”

  ……

  弘文馆。

  皇上让卓思衡去查找些前几代实录里类似案件的

  请收藏:https://m.exs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