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7章 来俊臣的反击_大唐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137来俊臣的反击

  在这些同情的目光之中,也夹杂着几道疑惑的目光,如电一般射在王循的身上。

  籍着后面队列里短暂的混乱,梁王武三思迅地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后面的凤阁舍人宋璟。而宋璟的目光则是全无保留地落在王循身上,也是充满了震惊和敬佩。

  本来,按照宋璟他们预定好的计划,是要后日常朝的时候对来俊臣进行弹劾的。因为今天,来俊臣本人也恰在朝会的队列里面,这就意味着若是今天弹劾来俊臣,就要和他正面对撼。当朝之中,还真没有几个人敢于这样做的。

  宋璟联系好的那一群人也无一不是面面相觑,不知所以。谁也不明白,这个愣头青到底想要做什么?难道就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就想蚍蜉撼大树?虽说他是刚刚从外地调来的,对于京中的局势未必有那么好的把握,可他毕竟也是正四品的大官,在官场上好歹也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怎么会如此不知死活!

  武三思只看了一眼宋璟,便知道今日的事情绝非出自他的安排。也就是说,还有另外一批人抢在他的前头动手了,这批人是谁呢?

  武三思把目光转向了他前面的魏王武承嗣。

  仿佛老僧入定一般,武承嗣悠然静坐,似乎根本没有听见王循那铿锵有力的话音。

  武三思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和武承嗣虽然是堂兄弟,却也是竞争对手的关系。在对付李家一事上,大家目标一致,是可以精诚合作的。可当李家式微,武家的势力日渐强盛起来,谁来接过武皇的衣钵,成为武家下一任的掌舵人就成了问题。有了这个问题,武家的内部就难免出现了勾心斗角。

  武承嗣是武皇的长侄,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继承人的第一人选。但包括武三思在内的武家其他子侄却未必完全赞同。他们都觉得,自己才能不下于武承嗣那个病夫,没有理由要向武承嗣南面称臣。

  这几个人里面,又以武三思的野心最大,这主要是因为武三思和武承嗣都是武则天的亲侄子,不像其他几个是堂侄。而且,相对于武承嗣因为长年身体欠佳,导致的形象上有些萎靡,缺乏上位者的威势。武三思相貌堂堂,高大俊朗,堪称威武不凡。单从长相上来看,武三思比武承嗣要讨喜了很多。

  难道不是大郎指使的?武三思颇为疑惑地看着武承嗣一动不动的样子,心中的怀疑顿时消除了不少:然则,除了大郎,又有谁能指使得动王循呢?难道——

  抬头看看高高在上的御座,武三思的心中泛起一股寒意。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话没有谁不懂,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却并不是很多,武三思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他自己本身就做过很多过河拆桥的事情,对于这种事情的嗅觉,就

  请收藏:https://m.exs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