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3 语出惊人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不会乐观吧?

  历史上的俄国革命也确实一度相当的危险,若不是一战将几大流氓国家拖得筋疲力尽,实在是无力再去找俄国的麻烦,结果真的很难说。

  回到现实问题,到底要不要全力的突破经济封锁呢?托洛茨基认为不需要,列宁认为需要,这就是二者关于革命未来的不同估计而采取的不同思路。托洛茨基更激进,列宁更保守。

  但是不管是激进也好保守也罢。这两个人的根本目的还是一致的,完全不必要像斯大林一样,将二者完全对立起来,钢铁同志贬托洛茨基,那不过是政治的需要。

  如果李晓峰在现场的话,他恐怕会说,不管是托洛茨基还是导师大人,你们都太乐观了吧?一个yy德国革命的胜利,另一个yy能够突破协约国的封锁,你大爷的。这两条哪个都不现实啊!

  确实,随着俄国革命的初步胜利。布尔什维克内部对未来的预计都是乐观的。亢奋的像托洛茨基这样的,已经有点找不到北了,就算现实一点的,类似导师大人这样的,也不能幸免。

  可现实却是残酷的,寄希望于德国革命的胜利,是远水解不了近渴,yy打破封锁也有那么一点想当然。看看德国人吧,公海舰队足够强大了吧?还不是被堵家里等死。俄国形势还更糟,谈什么突破封锁?能凿两个狗洞,偷偷摸摸的弄点粮食回来解饿就不错了。

  所以,当托洛茨基暴露出他的本意之后,导师大人是失望了,他暂时还不打算过于的激进,觉得应该立足于俄国,先解决好俄国的问题,再谈革命输出。而要解决俄国的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粮食问题,虽然他不认为斯大林分化瓦解协约国集团从而突破封锁的策略能成功,但他本质上还是希望尽早打破封锁的。

  “现在就谈国外的问题,有些太早了!”列宁斟酌着说道。

  没办法,不断革命论此时还很有市场,同志们都对此抱有极大的希望,连列宁也是比较认可的,他如果直接去否定托洛茨基的建议,那恐怕是要闹出一场血雨腥风的。

  这个时候,列宁可不想自乱阵脚,所以他只能曲线救国:“要想通过我国的革命带动世界革命,那么首要的就是要保证我国的革命取得完全的胜利。显然,我们虽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但是离完全胜利还有距离……尤其是当今,国内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各种反革命势力也没有被完全消灭,国外的帝国主义也亡我之心不死,时刻想着颠覆我们的人民政权……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首先巩固革命的成果!”

  列宁虽然没有正面否定托洛茨基,但意思也差不多,反正一刹那,老托的脸色并不是很好看。就不过就算他有些不爽,也不敢说列宁的话一点道理都没有,谁敢说巩固俄国革

  请收藏:https://m.exs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